导航:首页 > 基金扫盲 > 麦哲伦基金某一年的股票组合

麦哲伦基金某一年的股票组合

发布时间:2024-04-20 23:52:57

Ⅰ 麦哲伦基金的现任经理鲍勃

1987年斯坦斯基接手富达成长公司基金,管理2060万美元的基金,主要投资于小型IPO公司。在他接手的9年中,成长公司的基金平均每年的收益率达到16%,并积累了85亿美元的资产。1990年购买思科IPO股票也许是他整个事业生涯中最完美的投资,那时几便士就能买进一股,低廉的股价使其不断盈利。1996年斯坦斯基被分派管理麦哲伦基金,事实证明,这比管理成长型公司基金有着更艰巨的挑战,不光巨大的基金规模束缚着斯坦斯基的管理,他还必须让麦哲伦在富达的方针指引下进行运作。一定程度上,这要归结于他的前任,在1992年中期到1996年中期掌管基金的杰斐·维尼克,他管理麦哲伦基金时随心所欲,无所拘束,后来因为在债券上投了一笔明显失误的赌注后辞职而去,此后,富达便对麦哲伦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制度约束。
为了从401K(401K计划,也称401K条款,该计划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一种由雇员、雇主共同缴费建立起来的完全基金式的养老保险制度)投资者那儿拉到更多的新生意,富达对它旗下的许多大基金开始强行加大控制,由彼得·林奇创造出的牛仔式的企业文化似乎不再受人欣赏。基金经理们鼓足干劲去寻求固定的收益,不再为了追求排名表上的名次而承担很大的风险。作为规模最大、地位最重要的富达旗下子基金,麦哲伦必须保持稳步前进。
现在一些麦哲伦投资者已经开始变得坐立不安了。根据一家金融调查公司的数据,在斯坦斯基任期内,麦哲伦基金的净赎回额达203亿美元,甚至在去年投资者们纷纷撤回到平衡型基金的时候净赎回额也达24亿美元。
从1997年起,麦哲伦不再对新的投资者发售,但不断下降的资产回报率让富达损失严重。在2001年3月31日财政年结束的时候,麦哲伦为富达赚了7.1亿美元,去年这个数字下降到3.44亿美元。对于基金持有者和受到麦哲伦基金衰退影响的公司来说,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富达将会作出什么改变吗?对此,斯坦斯基的上司、富达管理和调查部门的负责人阿比·约翰逊表示,斯坦斯基和她都认为基金的规模是合适的,目前他们没有改变其结构的打算。
一些观察者认为,富达或许正在给斯坦斯基和一些大基金的经理更大的回旋余地以承受寻求高回报所产生的风险。对于斯坦斯基,正如他自己所说,他的相当一部分财产已经投入了麦哲伦,他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买进,持有还是抛售?
大致来说,每10个平衡基金的持有者中就有一个投资了麦哲伦基金。新泽西普罗维登斯的退休者赛斯勒夫妇持有麦哲伦基金有20多年了,投资到个人养老帐户(IRA)的8000美元如今已经升值到65000美元。现年73岁的鲍勃·赛斯勒认为,或许现在麦哲伦基金不如彼得·林奇管理时那样好,但也不错了。而罗伊·维茨则认为,是彼得·林奇造就了麦哲伦基金的旗舰地位,如今它的衰退却不能不让人们有些伤感。
当然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对于麦哲伦目前的情况,大致来说,投资者有两种选择:
如果你持有的麦哲伦基金的数量达到征税的程度。如果你是在1997年麦哲伦基金对新的投资者停止发售之前买的基金,所持有的数量已经达到征税程度,要是转移投资的话,你得缴数量巨大的所得税。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把钱继续保留在基金里,同时寻找其他地方的新投资。
如果你持有的麦哲伦基金的数量已经无利可图。如果像超过四分之三的麦哲伦投资者一样,你所持有的基金已经无利可图,那么不需要担心缴税,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应该把所持有的基金转移到其他基金中去。 为了实现规模效应,1976年富达公司把600万美元的麦哲伦基金和另一个1200万美元基金额的患难兄弟埃塞克斯基金合二为一。该基金也是股市萧条的牺牲品,它曾经是一只1亿美元的基金,由于在股市萧条期间表现极其糟糕,唯一的成果就是亏损太厉害,所以获得了5000万美元的亏损税收减免。
1977年5月,在麦哲伦总裁乔治·沙利文的大力推荐下,加入富达公司10周年的林奇临危受命,接替沙利文出任麦哲伦基金经理,当时他只有33岁。 林奇担任麦哲伦基金经理的第一个月,主要的事情就是换股,整天忙着把前任基金经理沙利文挑选的股票卖出,取而代之的是他自己欣赏的股票。并且他还要不断地卖股变现用以偿付投资者不断的投资赎回。
1978年3月31日,林奇接管麦哲伦基金已经10个月,麦哲伦基金的年度报告出来了,该报告显示,在过去的12个月里基金增值了20%,而同期道·琼斯平均指数却下降了17.6%,标准普尔指数下降了9.4%。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主要是归功于林奇所选择的新股。他的投资策略是减少汽车、航空、铁路、公用事业、化工、电子以及能源行业的持股比率,增加金融机构、广播、娱乐、保险、消费品等行业的持股比例。这一策略使他买了不到50种股票,价值却高达2000万美元。事实上,他从来没有全面的战略,他挑选股票完全是经验主义方法,依靠的是自己的调查方法和直觉判断力。
由于麦哲伦基金是一家资本增值基金,因此林奇可以不受限制地买任何证券—从各种类型的国内股票到国外股票,甚至债券,这给了他充分发挥潜能的余地,他可以不受增长型基金经理那种行事方式的限制。 1978年1月,林奇告诉他的投资者:“麦哲伦基金的投资组合大部分由三大类公司组成,特殊情况公司、价值被低估的周期性公司以及中小成长型公司。”
1979年,标准普尔指数上涨了18.44%,而麦哲伦基金表现尤为突出,资产升值了51%。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麦哲伦基金再现上一年的辉煌,麦哲伦基金的股东们享受到了69.9%的收益增长率,而同期的标准普尔指数只上升了32%。 1981年麦哲伦基金与塞拉姆基金合并后,麦哲伦资产为1亿美元,到1982 年底变成了4.5亿美元。1983年4月,麦哲伦基金的资产达到10亿美元,这是麦哲伦基金的一个里程碑。
继1983年及1984年麦哲伦基金每年吸收10亿美元资金之后,1985年麦哲伦又吸收了17亿美元。这时麦哲伦基金的净资产等于哥斯达黎加整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为了吸引这些资金,林奇保持不断的进攻性,重估投资组合,找寻新的持股或增加已有持股。
1986年2月,麦哲伦基金资产突破50亿美元大关,当年增值23.8%,1987年上半年增值39%,并于1987年5月成为资产达100亿美元的基金,资产规模已经相当于瑞典国民生产总值。 然而在1987年9月11日到10月31日的股市大崩盘中,美元疲软、高通胀、国会关于减税的辩论,以及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银根紧缩,导致股票市场大幅下跌,麦哲伦基金的损失相当惨重。
但在1987年结束时,麦哲伦基金仍有1%的收益,这使得麦哲伦基金连续10年超过共同基金的平均水平,并且麦哲伦基金在反弹时再次超过市场水平。股灾使麦哲伦基金的总资产从1987年8月份的110亿美元变成了10月份的72亿美元,损失相当于哥斯达黎加的国民生产总值。
市场回稳后,福特股票是麦哲伦基金最大比例的持股,其次是美国联邦国民抵押协会和默克公司,再次是克莱斯勒和数字设备公司股票
1987年股灾之后,真正的赢家是增长型股票,而不是周期性股票。幸运的是,林奇能够及时把资金从汽车股票转移到运转良好、收支平衡的公司中,如莫里斯、柯达、默克等。
1988年,麦哲伦基金的收益率为22.4%,1989年为34.6%,1990年林奇退休时再次超过市场平均收益水平,林奇离开的时候,麦哲伦资产达到140亿美元,其中14亿为现金。在林奇13年的职业生涯中,保持了超过基金平均水平的记录,年均收益率达29%,使业界极为震惊。
但是如今这些已经成为历史。自从1996年6月鲍勃·斯坦斯基接管麦哲伦以来,麦哲伦基金每年的平均收益率只有7.8%,根据Morningstar的统计数据,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每年的平均收益率是8.9%,高于麦哲伦。去年麦哲伦基金比标准普尔落后4个百分点,虽说这也并不是很严重,却有负投资者们对它的期望。
从林奇1990年离任到现在,麦哲伦只是一直依靠自身显赫的声望来维持惨淡的经营。过去十年的收益积累了200多亿的资产,所以虽然经营不怎么样,却依然在美国15只平衡型基金中列第14位。
鲍勃·斯坦斯基在接受《钱》杂志采访时曾很潇洒地说,他仍然相信自己能战胜市场,他的目标没有变,和《钱》杂志两年前采访他时所说的一样:每年超过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3到5个百分点,同时,他也承认自己过去一两年中业绩并不怎么好。
其实,过去一两年中斯坦斯基的失误还是很明显的,由于担心科技股定价过高,收入不会像预计的那么好,所以他一直在科技股投资上有所保留。2003年末,麦哲伦基金中科技股占总资产的15%,相当于标准普尔500的18%的科技股比例。而斯坦斯基只买了一些大公司(比如英特尔和思科)的少量股票,这些股票在2003年大部分时间内跑赢了大势。更糟的是,斯坦斯基在一些大的医药公司(比如2003年股价下跌14%的默克公司)上大举投资,以致一些保持盈利的投资,包括投资在花旗集团、泰科、摩根斯坦利和百思买上的,都不能弥补他的损失。
斯坦斯基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麦哲伦基金最近处于弱势的原因,但不能解释麦哲伦相当长时期内的萎靡不振。自从1990年以来,在三个不同基金经理的管理下,麦哲伦基金基本上跟随着标准普尔500指数走势,每当基金经理更替,主动式的投资风格也给予投资者不亚于指数走势的回报,这自然提升了基金的规模,但也不可避免地加大了问题的严重程度。1990年彼得·林奇离任的时候,麦哲伦基金有140亿美元的资产,1999年泡沫高峰期,该基金旗下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共同基金。
如今,麦哲伦基金的规模甚至减少到680亿美元,不只落后于先锋500指数,而且落后于两只美国基金,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拥有巨额的资金,如果斯坦斯基把1000万美元投资一只有前途的小股票,那无论这只股票怎么样,基本上都不会影响到基金整体的盈利。但斯坦斯基集中投资了一些巨型公司,平均算来,他向挑选出的每家公司投资了2.9亿美元,最多的超过20亿美元,结果他的资金都被大公司所套牢。他拥有最多的股票包括花旗集团、美国国际集团、维亚康姆、通用、微软等蓝筹巨头。 斯坦斯基认为,巨大的基金规模决定了他应该主要购买相匹配的标准普尔200(标准普尔500中最大的两百家公司)中的公司股票,也就是说,基金的规模要和所要购买股票的公司规模相适应。
林奇却不同,他往往会买一些亲自调研之后确信会升值的品种,像小型的、前景模糊的公司的以及外国股票和债券等,这些都有助于他的基金获得比较好的收益。正如他所说过的,不要担心错过所谓的最佳投资时机,因为真正的好机会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尽管外界长期评论说,麦哲伦不过是只指数型基金,但斯坦斯基包括富达都表示否认,比如,富达指出,去年底麦哲伦持有的233只股票中只有175只选择了标准普尔500,标准普尔500中另外325家公司不在基金的投资范围内。不过自从1990年以来,麦哲伦基金的走势几乎与标准普尔500指数相同步。

Ⅱ 彼得林奇心路历程拜托了各位 谢谢

彼得林奇成长记录 在人们的眼中,他就是财富的化身,他说的话是所有股民的保典,他手上的基金是有史以来最赚钱的,如果你在1977年投资100美元该基金,在1990年取出,13年时间已变为28000美元,增值28倍,不过13年的时间。 这个“股票天使”就是彼得·林奇——历史上最伟大的投资人之一,《时代杂志》评他为首席基金经理。他对共同基金的贡献,就像是乔丹之于篮球,邓肯之于现代舞蹈。他不是人们日常认识中的那种脑满肥肠的商人,他把整个比赛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他让投资变成了一种艺术,而且紧紧地抓住全国每一个投资人和储蓄者的注意力。当然,他也在这场比赛中获得了极大的名誉和财富。 成长之路 1944年1月19日,彼得·林奇出生于美国波士顿的一个富裕的家庭里。父亲曾经是波士顿学院的一个数学教授,后来放弃教职,成为约翰·汉考克公司的高级审计师。可是不幸的是,在林奇10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全家的生活开始陷入困境。 为了省钱,家人开始节衣缩食,林奇也从私立学校转到了公立学校,而且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11岁的他在高尔夫球场找了份球童的工作。这份工作应该说是最理想不过了,球童工作一个下午比报童工作一周挣的还多。 高尔夫球场一直是风云人物、名流巨贾的聚集之地,与其他球童不同的是,林奇不仅捡球,还注意学习。从高尔夫俱乐部的球员口中,他接受了股票市场的早期教育、知道了不同的投资观点。林奇跟随球手打完一轮球,就相当于上一堂关于股票问题的免费教育课。 在当时,虽然是经济发达的美国,但人们的意识还是相对保守,对股票业并不很信任,视股票市场如赌场,把买股票等同于赌博行为,虽然这时股票上涨了3倍,原本林奇也是这样想的,但球童的经历开始让林奇逐渐改变了看法,增强了赚钱意识,虽然他那时并没有钱去投资股票。 就这样边工作边读书,林奇读完了中学,顺利考入宾州大学沃顿学院。即使在沃顿学院学习期间,林奇也未放弃球童的工作,他还因此获得了弗朗西斯·维梅特球童奖学金。 沃顿商学院的经历对于以后林奇的成长是十分关键的。为了家庭,为了自己,林奇开始着手研究股票,他想找出其中的“秘密”,成为象高尔夫球场的客户一样成功的人物。于是,他有目的地专门研究与股票投资有关的学科。除了必修课外,他没有选修更多的有关自然科学、数学和财会等课程,而是重点的专修社会科学,如历史学、心理学、政治学。此外,他还学习了玄学、认识论、逻辑、宗教和古希腊哲学。还没有真正涉足商海之时,林奇就已经意识到,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历史和哲学在投资决策时显然比统计学和数学更有用。 因为球童的兼职和奖学金做经济的坚强后盾,大二的时候,林奇已经有了一笔不小的收入。他决定用这笔积蓄进行股票投资,小试牛刀。他从积蓄中拿出1250美元投资于飞虎航空公司的股票,当时他买入的价格是每股10美元。后来,这种股票因太平洋沿岸国家空中运输的发展而暴升。随着这种股票的不断上涨,林奇逐渐抛出手中的股票来收回资金,靠着这笔资金,他不仅读完了大学,而且念完了研究生。 暑假期间,林奇来到世界最大的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富达”,在这里做暑假实习生,能在这样的公司实习,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机会。这份工作不仅使林奇打破了对股票分析行业的神秘感,也让他对书本上的理论产生了怀疑,教授们的理论在真正的市场中,几乎全线崩溃,这种信念促使了林奇特别注重实际调研的作用。 “他是一个奇迹” 1969年,林奇已经毕了业,也服完了兵役,他开始来到富达,正式成为一名公司的职员。起初是金属商品分析师,干了几年的分析工作之后,1974年,林奇升任富达公司的研究主管。当时公司正陆续扩展化学、包装、钢铁、铝业以及纺织等部门的业务,这些工作开始让他有机会接触到证券市场的最前线,他除了不断走访公司,收集情报,从中挑出最有前途的投资领域之外,还注意将自己的判断结果与实践相对应,为以后的真正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8年之后,由于工作出色,林奇被任命为富达旗下的麦哲伦基金的主管。这是一个升迁,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一方面,林奇终于可以直接面对市场,但另一方面,富达有几十个、几百个、几千个这样的基金主管,要能做出一番成就,脱颖而出,必须付出更多的辛苦、更多的想法和思考。 当时的麦哲论基金,资金仅有2200万美元,其业务也仅局限于几家较大的证券公司中,还是一个婴儿,但对于林奇这个初学者而言,却是再合适不过了。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可以施展的舞台。 为了工作,林奇成了一个工作狂,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他投入了自己所有的心血和精力。他每天要阅读几英尺厚的文件,他每年要旅行16万公里去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此外,他还要与500多家公司的经理进行交谈,在不进行阅读和访问时,他则会几小时几十个小时的打电话,从各个方面来了解公司的状况、投资领域的最新进展。 他还特别重视从同行处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所有比较成功的投资家们都有松散或正式的联盟,大家可以通过联盟交换思想获得教益。当然人们不会把自己即将购买的股票透露出来,但在交流中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这些处于投资领域顶尖级的人物,能够提供比经纪人更丰富的信息源。这才是林奇“金点子”的最好来源。 林奇还创造了常识投资法。他认为普通投资人一样可以按常识判断来战胜股市和共同基金,而他自己对于股市行情的分析和预测,往往会从日常生活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他特别留意妻子卡罗琳和三个女儿的购物习惯,每当她们买东西回来,他总要扯上几句。1971年的某一天,妻子卡罗琳买“莱格斯”牌紧身衣,他发现这将是一个走俏的商品。在他的组织下,麦哲伦当即买下了生产这种紧身衣的汉斯公司的股票,没过多久,股票价格竟达到原来价格的6倍。在日常小事中发现商机,这就是林奇。 可是,股票市场涨幅不定,之所以人们将它看成是赌场,就注定了有输有赢,林奇也有判断错误的时候。 1977年,他刚掌管麦哲伦基金不久,就以每股26美元的价格买进华纳公司的股票。而当他向一位跟踪分析华纳公司股票行情的技术分析家咨询华纳公司股票的走势时,这位专家却告诉林奇华纳公司的股票已经“极度超值”。当时林奇并不相信。6个月后,华纳公司的股票上涨到了32美元,林奇开始有些担忧,但经过调查,发现华纳公司运行良好,于是林奇选择继续持股待涨。不久,华纳公司的股票上升到了38美元,这时,林奇开始对股市行情分析专家的建议做出反应,认为38美元肯定是超值的顶峰,于是将手中所持有的华纳公司股票悉数抛出。然而,华纳公司股票价格一路攀升,最后竟涨到了180美元以上。即使后来在股市暴跌中也维持了不错水准。 对此,林奇懊悔不已,他开始再也不相信这些高谈阔论的股市评论专家了,以后只坚信自己的分析判断。林奇十分欣赏沃伦·巴菲特的观点:“对我来说,股市是根本不存在的。要说其存在,那也只是让某些人出丑的地方。”他开始不再相信专家、理论、数学分析。 经过了涨落、失败的林奇更加成熟了,他优秀的选股能力开始让人们感到惊奇,与别人注重进出场的时机不同,他觉得何时买进、何时抛出没有什么用处,因为行情永远都是跌跌涨涨的。只有投资人在正确的时机选对好的股票,即使是市场行情不好,也要耐心等待,然后在走势翻多的时候,才能获得很高的投资回报率,这就是一个真正的投资者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去投机。 在林奇的投资组合中,他最偏爱两种类型的股票:一类是中小型的成长股股票。在林奇看来,中小型公司股价增值比大公司容易,一个投资组合里只要有一两家股票的收益率极高,即使其他的赔本,也不会影响整个投资组合的成绩。同时他在考察一家公司的成长性时,对单位增长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利润增长,因为高利润可能是由于物价上涨,也可能是由于巧妙的买进造成的。 另一类股票是业务简单的公司的股票。一般人认为,激烈竞争领域内有着出色管理的高等业务公司的股票,例如宝洁公司、3M公司、德州仪器、道化学公司、摩托罗拉公司更有可能赚大钱,但在林奇看来,作为投资者不需要固守任何美妙的东西,只需要一个低价出售、经营业绩尚可、而且股价回升时不至于分崩离析的公司就行。 就靠着这种有名的投资方式,林奇成为华尔街股市的超级大赢家。在他所投资的领域中,包括克莱斯勒汽车、联邦快递等等。彼得·林奇都能在对的地方找到他在市场里的最爱,他对营运地点就在他周遭的公司,特别有偏好。

Ⅲ 鹏华基金梁浩团队:为什么外界看不懂我们的前十大重仓

导读:在过去的一年,主动权益基金给大家带来了很不错的回报,也有越来越多人看到了主动管理基金创造的价值,不断放弃自己炒股票,转而买入优秀的主动管理基金产品。那么, 主动管理基金的净值增长率到底来自哪里?完全是因为自己“炒股票”的能力更强吗?

在鹏华基本面投资大学鹏华基金梁浩团队阐述中,他们解答了我这个问题。梁浩所带领的鹏华成长投资团队认为投资收益中很大一部分来自某种Beta,但这个Beta并不是指数的涨幅,而是国家的竞争力和资源禀赋。 优秀的主动管理基金,要找到 社会 发展的方向,并且在最强的国家Beta上进行配置,从而实现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投资不能“低头赶路,也要抬头望天”。 自下而上看公司固然重要,也需要把一些中长期的国家趋势和产业趋势放入到投资框架中,实现Beta和Alpha的结合。 历史 上每一个大牛股,背后都有时代的烙印。

作为新兴成长领域的代表性人物,我们在此前也和携禅梁浩有过深度访谈《鹏华梁浩:未来最大的阿尔法和最强的贝塔都来自于创新》。梁浩已经逐渐从一个完全自下而上的成长股基金经理,加入了自上而下的产业和国家发展视角。过去几年,我们也看到梁浩的一些重仓股取得了好几倍的投资收益。而此次和梁浩共同管理产品的聂毅翔博士,更是有着羡煞旁人的学历背景。在获得了计算机的博士学位后,聂毅翔又去了顶辩段尘尖商学院芝加哥大学攻读MBA,并且市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尤金·法玛(Eugene F. Fama)。我们知道,尤金·法玛是著名的“市场有效论”的提出者,也是经济三大学派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过去几年,A股基金更流行单基金经理的管理模式,鹏华基金的梁浩团队,通过双基金经理管理更好的解决基金经理之间盲点和覆盖效率的问题。梁浩具有很强的自下而上个股挖掘能力以及对大局观的把握,聂毅翔则对海外市场更加了解,特别是在港股上的投资,也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更重要的是,梁浩和聂毅翔对于底层投资的方法论一致,彼此互相认同,不会产生损耗。我们相信两位优秀基金经理的合力,能够创造1+1>2的效果。以下是我们的访谈全文:

梁浩,追求十倍股的极致成长股选手

投资理念: 自上而下产业趋势和自下而上公司竞争力相结合

代表产品: 鹏华新兴产业混合

十倍股的来源之一:

企业家精神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投资目标,投资目标决定了投资框架,投资框架决定了投资流程和具体的操作。在梁浩的投资框架中,他追求找到中长期的十倍股。十倍股(TenBegger)最早由成长股大师彼得·林奇提出,在其80年代到90年代掌管富达的麦哲伦基金期间,曾经买到了一大批的十倍股。

那么十倍股的来源是什么呢?关于这一点, 鹏华基金梁浩的答案是推动 社会 发展中的创新力量,再叠加优秀的企业家精神。梁浩希望能够在比较早期识别出优秀的管理层,当判断公司未来2-3年后的价值比今天的价格能够大幅上升后,就会长期重仓买入。

梁浩告诉我们,自己在研究员和基金经理的从业经历中,都完成过对十倍股的重仓。2008年加入鹏华基金的梁浩,只用了三年时间就被提拔为基金经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梁浩在2009年为公司挖掘了一个股票,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取得了10倍涨幅,为基金组合贡献了超过8个亿的盈利。

到了2011年做基金经理后,梁浩又在重仓持有的情况下,在一个股票上三年赚到了10倍以上的收益。有人说,只有重仓一次十倍股,才能完成投资框架的升华。显然,梁浩追求的,就是不断找到十倍股并且重仓持有。

在这些十倍股中,梁浩发现区分公司长期差异的是企业家精神。确实,我们看到全球最伟大的企业,几乎每一家都具有非常优秀的管理层。像苹果的乔布斯、亚马逊的贝索斯、特斯拉的马斯克等,他们都有着极强的企业家精神,不断在推动 社会 进步。梁浩告诉我们,价值创造的本源来自企业家和企业自发的创造力。

十倍股的来源之二:

推动 社会 发展的产业趋势

我们发现, 每一个时代都有这个时代的十燃明倍股,这些公司共同的特征是符合 社会 发展的产业趋势。 比如说,过去10年毫无疑问是属于移动互联网的时代,通过 科技 创新大幅提高 社会 效率,实现了人和人、人与商品、人与信息等之间的连接。

每一个产业趋势,都会持续很长的时间,找到产业趋势中的新变化,或者挖掘正在快速崛起的产业趋势,是寻找十倍股的源头之二。梁浩在投资中,会把更多精力花在对产业发展趋势的研究上。

梁浩告诉我们,在过去几年他看到了中国的制造业需要叠加互联网的渠道和销售方式。沿着这一条产业趋势的变化,梁浩也在不断寻找受益的潜在十倍股。从公开信息能看到,梁浩很早就重仓了一个用互联网思维做产品和渠道销售的公司。

梁浩告诉我们,这个公司他早在12块钱左右就开始买入,之后因为中美贸易摩擦的问题,股价一路跌到了6块钱。在不断下跌的过程中,梁浩并没有恐慌,而是继续加仓。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投资的信仰需要K线加持,因为绝大多数人对于基本面理解并没有那么深刻,只要股价下跌就会对自己产生质疑。梁浩能够在股价不断下跌中买入,就是对于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的产业趋势深信不疑。

果然,这家公司借助了互联网渠道,推出了爆款产品,业绩兑现了梁浩此前的判断。这家公司的股价也在2020年出现了很大的涨幅。

梁浩告诉我们,自己确实对于 社会 发展过程中,一些新的变化更加敏锐一些。梁浩和其他成长股基金经理不同的是,他会用一级市场的方法,进行二级市场的投资。这种投资方法让梁浩对许多公司会布局更加早期。这也让梁浩相比于大部分成长股基金经理,持仓的股票没有那么白,需要一定的时间获得市场共识。好在过去几年,梁浩的这套方法运营得越来越娴熟,也不断被大家所认可。

十倍股的来源之三:

国家禀赋

做了许多年投资之后,梁浩逐渐意识到自上而下把握国家Beta的重要性,他发现十倍股最大的来源是国家禀赋。这个思维方式,也让梁浩在过去一年多,将投资框架从原来完全自下而上找Alpha,变成了自上而下大Beta和自下而上的个股Alpha相结合。

确实,我们所有入行的人看投资的书,基本上都是来自美国。我们总是拿《Stock For the Long Run》里面杰瑞米。西格尔教授列举的大类资产长期收益去说服投资者,而那个资产收益也是来自美国。

我们看到的是斜率不断向上的美国,正是因为美国的国家禀赋。在不同的时代中,美股的十倍股也都是受益于国家禀赋,这或许才是十倍股最大的源头。脱离了国家的禀赋,一个企业很难逆流而上。

梁浩认为,大家常说Alpha和Beta不可兼得,你要么自上而下抓Beta,要么自下而上抓Alpha。没有人能同时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做好。实际上,梁浩做了几年自下而上的个股Alpha挖掘后,越来越体会到, 一个优秀的投资者应该把Alpha和Beta都抓住才行。 这里说的Beta,不是今年赌一个行业,明年再赌一个行业,而是大的Beta。

梁浩对美国、欧洲、日本这些发达国家过去30年表现最好的行业都做过深入研究。拿美国为例,过去三十年表现最好的三个行业是 科技 、可选消费和医疗,这就是大Beta。相反,电信服务、公共事业、原材料是三个表现最差的行业。欧洲股市过去三十年表现最好三个行业是化工、医疗保健、食品饮料;表现最差的三个行业是银行、电信、零售。然后再看日本,过去三年表现最好三个行业是精密仪器、医药、交通运输;表现最差三个行业是空运、银行、矿业。 最后看中国,2005年以来表现最好三个行业是食品饮料、家电,医药;表现最差三个行业是钢铁、采掘,交通运输。

我们一比较就发现,各国表现好的Beta,都是具有国家竞争优势的行业。 梁浩认为,首先要理解这个国家的Beta在哪里,否则你长期在一个弱势行业做研究,收益机会可能非常少。稳定的GDP增长是中国经济的最大Beta。我们这几年开始理解国家的Beta在哪里,从国家的红利和资源禀赋出发,去寻找一些大的机会,并且和自下而上的个股研究相结合。

未来中国的十倍股会来自四个方向

理解了国家Beta的重要性,就要从符合中国禀赋的领域去寻找下一个十倍股。梁浩认为未来大的Beta会出现在四大领域:

第一条大Beta是消费升级。 我们看到从80后、90后、到00后,大家都愿意为一些好产品去支付相对好的价格。我们也看到许多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得到了很好的回报。我们国家整体的工业设计水平在快速提升,也推动了消费升级的迭代。

我们一起做消费品投资,会更加看重品牌力和渠道力。品牌力占领老百姓的心智,渠道力占领老百姓购买产品能看到的地方。然而,这两年越来越多有产品力的公司冒出来,背后就是通过消费升级带动的。

第二条大Beta是 科技 创新。 我们看到了许多带有中国特色的 科技 创新,比如说 科技 赋能后对许多产业的系统性升级,本土的信息化系统能力在不断提高。今天,许多中国产业已经走到了全球的前沿,背后依靠的就是强大的信息化支撑。信息化还只是 科技 创新的一个方面,这一条赛道中会有许多公司走出来。

第三个大Beta是医药。 医药同时受益于创新和人口老龄化。在创新领域,我们看到许多创新药和创新器械。今天医药企业的研发能力,相比十年前有了大幅的提升,背后也是伴随着整个国家的制造业升级。

第四个大Beta是制造业升级。 这一块我们有工程师红利和劳动人口效率红利。我之前去北欧度假和当地人聊,他们每年都有很长的加强,而我们国内的劳动效率很高,也有大量的优秀工程师。

相信“国运”,才能找到十倍股

巴菲特说过,没有人可以做空自己的国家发财,言下之意是,投资赚钱必须相信“国运”。我们以前也写过一篇文章“百年美股牛市,告诉你什么叫赌国运”。 投资的本质,就是赚取企业价值成长 的钱。只有在一个长期经济成长的大赛道中,才能更高概率找到价值成长的公司。 反之,在一个长期经济衰退的国家,大概率不仅找不到十倍股,很可能投资最终是亏钱的。

梁浩告诉我们,投资收益的来源, 并不完全是我们个人的能力有多强,更多是来自一个国家的产业发展。 我们看无论是巴菲特还是彼得·林奇,虽然他们的投资方法不同,但是共同点都是相信美国的未来会更好。

从这个角度看,梁浩对于长期的投资收益充满信息。他认为,中国的全球竞争力在变得越来越强,只要国家的竞争力在,我们未来的投资机会非常多。所以我们一定要投资美好生活,有了美好生活才会有投资收益。

聂毅翔:师从尤金·法玛的国际化视野专家

投资理念: 用合理的价格买成长(GARP策略)

代表产品: 鹏华创新驱动

投资最有效的是企业价值增长

我们做投资的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尤金·法玛这个名字。他是著名的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并且提出了有效市场理论。鹏华基金的聂毅翔曾经在芝加哥大学攻读MBA,就师从诺贝尔奖得主尤金·法玛。他对于这一套理论有了自我消化后的理解: 相信长期坚持优秀的公司,价值最终会被体现出来。

投资中有各种各样的价格波动,理解什么造成了价格波动,就需要对股价的构成元素进行分解。聂毅翔用了一个简单的公式:股价价格=估值(PE)X 盈利(EPS)。估值的波动更多来自市场情绪,是比较难把握的。主动选股的基金经理,更多应该把握盈利的变化。只要找到未来两三年盈利是不断向上增长的企业,大概率就能赚到盈利增长的钱。

我们曾经看过一个数据,从1900到2016年之间,标普500指数的年化收益率为9.5%,其中估值的影响只有0.5%,可以忽略不计。另外的9%全部来自盈利的因素,一半是企业增长获得的,另一半是企业分红获得的。从这个数据也能发现,拉长时间看,把握EPS(盈利)增长,是长期投资最有效的方法。

成长性是投资中的关键

聂毅翔的投资框架是西方常见的GARP策略,也就是Growth At Reasonable Price。这个策略的核心部分是Growth(成长性),要用合理价格买成长。关于投资中到底赚的什么钱,聂毅翔继续用了一个海外投资大师的案例:

霍华德·马克思说过,市场上有两种做价值投资的方法,一种是用五毛钱买静态价值一块钱的东西,另一种是以一块钱买未来价值到两块钱的东西。前者是赚价值回归的钱,后者是赚企业成长的钱。

聂毅翔发现,赚价值回归的钱其实很难。首先,要把公司的价值算清楚,避免价值陷阱。其次,价值的回归通常需要外部的催化因素配合,这一点把握的难度也比较高。相比较而言,聂毅翔认为,把握企业盈利增长是自己更加擅长和喜欢的投资方式。拉长时间看,企业的盈利增长会来自三个方面:

1)符合 社会 结构的发展规律,这是一种强大的Beta,顺着大时代更容易成长;

2)公司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比如说有好的产品、好的渠道、优秀的管理层。管理层战略眼光和执行力都比较强;

3)盈利增长的能见度比较高,聂毅翔希望能看到一个企业未来三年每年都有20-30%的盈利增长。要看清三年以后的事情比较难,以三年为时间维度,每年都能获得20-30%的盈利增长,其实已经很可观了。

当然,橡树资本的霍华德·马克斯在今年也写过一篇备忘录,指出预测未来是最难的,人也不要以为自己有预测未来的能力,但是知道周期是有意义的。聂毅翔认为,判断一个企业长期发展的方向,正是成长股投资的挑战所在,同时也是专业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创造价值的部分。普通老百姓把钱交给专业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正是因为这些专业的投资人士,具有超越普通人的企业长期定价能力。

预测短期很难,不要相信幸存者偏差

既然预测未来很难,特别是预测短期是几乎不可能的,那么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希望预测明天股价的涨跌呢?关于这一点,聂毅翔的回答是:幸存者偏差永远会存在。他从一个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身边总是有人运气足够好,买到了涨停的股票,他就会误把运气作为自己的能力,并且会去和许多人宣传自己的“短期预测能力”。反过来说,如果有人预测错了,买到了跌停的股票,他们大概率不会和别人说。通过对于这种行为金融学的分析,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身边总是存在能够预测短线的人。

关于幸存者偏差,巴菲特曾经用过另一个经典的比喻:抛硬币大赛冠军。当全美国所有人都在玩抛硬币的 游戏 时,连续抛10次一定有人10次都是正面。这个人就会误以为自己有一种能力,能够抛出硬币的正面(虽然我们都知道,抛硬币的结果是完全随机的)。

我们经常会说一句话:许多靠运气赚来的钱,最终会因为能力亏回去。投资中拉长时间看,决定长期收益的就是能力,优秀的基金经理会在能够构建能力圈的领域下功夫,这样投资的护城河就会越来越深。

在投资中,聂毅翔不会去追短期的风格,他告诉我们这种方式看似资金效率很高,其实也存在两个风险:第一个风险是,买在了这个风格的山顶;第二个风险是, 对个股没有深入理解,赚到的收益也不是来自能力,这样可能长期损害了持有人的利益。

聂毅翔认为,投资还要赚到自己认知那一部分的钱,这也是对持有人负责的态度。

当极致的成长股选手遇到国际化视野专家

在当下的中国资产管理行业,越来越多的产品是单一基金经理管理,那么为什么鹏华基金要发行由梁浩和聂毅翔共同管理的产品呢?我们也就这个问题访谈了两位基金经理,他们认为通过共同的投资理念,和互补的方法论,能够实现1+1>2的效果。

梁浩是一名极致的成长股选手,永远在寻找未来几年的十倍股,具有很强的自下而上挖掘Alpha能力。聂毅翔受过系统性的西方成熟投资理念教育,也有着很强的国际视野和背景,对于一些大的Beta把握能力较强。

这种投资能力的结合,如同在大海航行中的指南针。自下而上的Alpha,能看到企业和企业之间的不同,产业和产业之间的差异,而海外视角能够看透海外成熟市场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借鉴到A股市场的投资,如同一个指南针的功效。

此外,在个股的跟踪上,两人也可以做到更好的互补,将团队的能力最大化。事实上,梁浩也会根据整个鹏华基金研究部的能力,弥补其投资上的短板,设计出不同类型的产品。

我们也认为,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到“现代化2.0”时代,已经告别了过去单打独斗的模式,而是更依赖平台的能力,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力争为持有人赚取可持续的超额收益。

- end -

安 昀 | 鲍无可 | 薄官辉 | 曹 晋 | 曹文俊 | 常 蓁

陈璇淼 | 陈 平 | 陈 媛 | 陈立秋 | 陈 军 | 陈觉平

陈 宇 | 程 彧 | 程 洲 | 崔 莹 | 蔡嵩松 | 蔡 滨

董伟炜 | 杜晓海 | 付 斌 | 费 逸 | 方钰涵 | 方 纬

高兰君 | 刚登峰 | 葛 晨 | 顾耀强 | 光 磊 | 归 凯

郭 锐 | 郭 堃 | 郭相博 | 韩 冬 | 郝旭东 | 郝 淼

何 帅 | 何晓春 | 侯振新 | 洪 流 | 胡昕炜 | 胡鲁滨

胡宜斌 | 胡 涛 | 黄 峰 | 黄立华 | 姜 诚 | 蒋 鑫

纪文静 | 焦 巍 | 贾 鹏 | 匡 伟 | 劳杰男 | 雷 鸣

李德辉 | 李 琛 | 李晓西 | 李晓星 | 李元博 | 李耀柱

李玉刚 | 李健伟 | 李 建 | 李佳存 | 李 巍 | 李晓星

李 竞 | 黎海威 | 梁 浩 | 梁 辉 | 梁 力 | 廖瀚博

林 庆 | 刘 斌 | 刘 辉 | 刘格菘 | 刘 江 | 刘晓龙

刘 苏 | 刘 锐 | 刘 平 | 柳世庆 | 柳万军 | 陆 彬

陆政哲 | 陆 欣 | 罗春蕾 | 吕越超 | 楼慧源 | 马 翔

马 龙 | 莫海波 | 牛 勇 | 潘 明 | 蒲世林 | 齐 皓

祁 禾 | 秦 毅 | 秦绪文 | 丘栋荣 | 邱 杰 | 曲 径

饶 刚 | 宋海岸 | 石 波 | 沈 楠 | 沈雪峰 | 史 伟

是星涛 | 孙 伟 | 汤 慧 | 唐颐恒 | 谭冬寒 | 谭鹏万

谭 丽 | 田彧龙 | 王大鹏 | 王君正 | 王 涵 | 王 俊

王 培 | 王 栩 | 王延飞 | 王宗合 | 王克玉 | 王 景

王诗瑶 | 王晓明 | 王筱苓 | 王园园 | 魏晓雪 | 魏 东

翁启森 | 吴 星 | 吴丰树 | 吴 印 | 吴 渭 | 伍 旋

肖瑞瑾 | 谢书英 | 谢振东 | 徐荔蓉 | 徐志敏 | 徐 成

许文星 | 许 炎 | 颜 媛 | 杨 栋 | 杨 浩 | 杨 瑨

杨锐文 | 杨 帆 | 杨岳斌 | 杨 明 | 姚 跃 | 姚志鹏

叶 展 | 易智泉 | 于 洋 | 于善辉 | 袁 宜 | 袁 航

袁 曦 | 余小波 | 张丹华 | 张东一 | 张 峰 富国

张 峰 农银汇理 | 张 锋 | 张汉毅 | 张 晖 | 张 慧

张金涛 | 张 骏 | 张 萍 | 张延鹏 | 张迎军 | 张益驰

章 晖 | 赵晓东 | 郑慧莲 | 郑 磊 | 郑巍山 | 郑 伟

周应波 | 周克平 | 周 良 | 周雪军 | 朱 平 | 朱晓亮

左金保 | 赵 蓓 | 邹维娜 | 邹 曦

Ⅳ 彼得·林奇的介绍

彼得·林奇出生于1944年,1968年毕业于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取得MBA学位;1969年进入富达管理公司研究公司成为研究员,1977年成为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人。 在1997-1990年彼得·林奇担任麦哲伦基金经理人职务的13年间,该基金的管理资产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基金投资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富达的旗舰基金,并且是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基金,其投资绩效也名列第一。13年间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目前他是富达公司的副主席,还是富达基金托管人董事会成员之一。现居住在波士顿。

Peter Lynch每月走访40到50家公司,一年5、600百家。即使少的时候,一年也至少走200家,阅读700份年报。

他是最早调查海外公司的基金经理,比如他发现Volvo的时候,连瑞典自己的分析师都没去过它的工厂,当时Volvo的股价是4元,每股现金也有4元了,当然属于严重被低估,后来为Lynch赚了7900万美元。

他每天6点15乘车去办公室,晚上7点15回家。一年形成10万英里,相当于一个工作日400英里。每天午餐都见一家公司。每天听200个经纪人的意见。他和他的助手每月要将2000家公司检查一遍。

在他退休之前,他只度过两个长假,其中的一个:去日本,用5天时间考察当地公司,在香港找到老婆,在中国玩了3天,然后去曼谷考察及观光,最后去英国,用3天时间调查。

股票世界里的传奇——彼得·林奇(股圣)

财富档案

当今美国,乃至全球最高薪的受聘投资组合经理人彼得·林奇,是麦哲伦共同基金的创始人,是杰出的职业股票投资人、华尔街股票市场的聚财巨头,投资回报率曾一度神奇的高达2500%,其著作《漫步华尔街》、《战胜华尔街》、《学以致富》,一问世便成为畅销书。

企业类型

股票投资业。

成长记录

在人们的眼中,他就是财富的化身,他说的话是所有股民的保典,他手上的基金是有史以来最赚钱的,如果你在1977年投资100美元该基金,在1990年取出,13年时间已变为28000美元,增值28倍,不过13年的时间。

这个“股票天使”就是彼得·林奇——历史上最伟大的投资人之一,《时代杂志》评他为首席基金经理。他对共同基金的贡献,就像是乔丹之于篮球,邓肯之于现代舞蹈。他不是人们日常认识中的那种脑满肥肠的商人,他把整个比赛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他让投资变成了一种艺术,而且紧紧地抓住全国每一个投资人和储蓄者的注意力。当然,他也在这场比赛中获得了极大的名誉和财富。

成长之路

1944年1月19日,彼得·林奇出生于美国波士顿的一个富裕的家庭里。父亲曾经是波士顿学院的一个数学教授,后来放弃教职,成为约翰·汉考克公司的高级审计师。可是不幸的是,在林奇10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全家的生活开始陷入困境。

为了省钱,家人开始节衣缩食,林奇也从私立学校转到了公立学校,而且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11岁的他在高尔夫球场找了份球童的工作。这份工作应该说是最理想不过了,球童工作一个下午比报童工作一周挣的还多。

高尔夫球场一直是风云人物、名流巨贾的聚集之地,与其他球童不同的是,林奇不仅捡球,还注意学习。从高尔夫俱乐部的球员口中,他接受了股票市场的早期教育、知道了不同的投资观点。林奇跟随球手打完一轮球,就相当于上一堂关于股票问题的免费教育课。

在当时,虽然是经济发达的美国,但人们的意识还是相对保守,对股票业并不很信任,视股票市场如赌场,把买股票等同于赌博行为,虽然这时股票上涨了3倍,原本林奇也是这样想的,但球童的经历开始让林奇逐渐改变了看法,增强了赚钱意识,虽然他那时并没有钱去投资股票。

就这样边工作边读书,林奇读完了中学,顺利考入宾州大学沃顿学院。即使在沃顿学院学习期间,林奇也未放弃球童的工作,他还因此获得了弗朗西斯·维梅特球童奖学金。

沃顿商学院的经历对于以后林奇的成长是十分关键的。为了家庭,为了自己,林奇开始着手研究股票,他想找出其中的“秘密”,成为象高尔夫球场的客户一样成功的人物。于是,他有目的地专门研究与股票投资有关的学科。除了必修课外,他没有选修更多的有关自然科学、数学和财会等课程,而是重点的专修社会科学,如历史学、心理学、政治学。此外,他还学习了玄学、认识论、逻辑、宗教和古希腊哲学。还没有真正涉足商海之时,林奇就已经意识到,股票投资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历史和哲学在投资决策时显然比统计学和数学更有用。

因为球童的兼职和奖学金做经济的坚强后盾,大二的时候,林奇已经有了一笔不小的收入。他决定用这笔积蓄进行股票投资,小试牛刀。他从积蓄中拿出1250美元投资于飞虎航空公司的股票,当时他买入的价格是每股10美元。后来,这种股票因太平洋沿岸国家空中运输的发展而暴升。随着这种股票的不断上涨,林奇逐渐抛出手中的股票来收回资金,靠着这笔资金,他不仅读完了大学,而且念完了研究生。

暑假期间,林奇来到世界最大的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富达”,在这里做暑假实习生,能在这样的公司实习,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机会。这份工作不仅使林奇打破了对股票分析行业的神秘感,也让他对书本上的理论产生了怀疑,教授们的理论在真正的市场中,几乎全线崩溃,这种信念促使了林奇特别注重实际调研的作用。

“他是一个奇迹”

1969年,林奇已经毕了业,也服完了兵役,他开始来到富达,正式成为一名公司的职员。起初是金属商品分析师,干了几年的分析工作之后,1974年,林奇升任富达公司的研究主管。当时公司正陆续扩展化学、包装、钢铁、铝业以及纺织等部门的业务,这些工作开始让他有机会接触到证券市场的最前线,他除了不断走访公司,收集情报,从中挑出最有前途的投资领域之外,还注意将自己的判断结果与实践相对应,为以后的真正实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8年之后,由于工作出色,林奇被任命为富达旗下的麦哲伦基金的主管。这是一个升迁,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一方面,林奇终于可以直接面对市场,但另一方面,富达有几十个、几百个、几千个这样的基金主管,要能做出一番成就,脱颖而出,必须付出更多的辛苦、更多的想法和思考。

当时的麦哲论基金,资金仅有2200万美元,其业务也仅局限于几家较大的证券公司中,还是一个婴儿,但对于林奇这个初学者而言,却是再合适不过了。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可以施展的舞台。

为了工作,林奇成了一个工作狂,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2个小时,他投入了自己所有的心血和精力。他每天要阅读几英尺厚的文件,他每年要旅行16万公里去各地进行实地考察,此外,他还要与500多家公司的经理进行交谈,在不进行阅读和访问时,他则会几小时几十个小时的打电话,从各个方面来了解公司的状况、投资领域的最新进展。

他还特别重视从同行处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所有比较成功的投资家们都有松散或正式的联盟,大家可以通过联盟交换思想获得教益。当然人们不会把自己即将购买的股票透露出来,但在交流中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这些处于投资领域顶尖级的人物,能够提供比经纪人更丰富的信息源。这才是林奇“金点子”的最好来源。

林奇还创造了常识投资法。他认为普通投资人一样可以按常识判断来战胜股市和共同基金,而他自己对于股市行情的分析和预测,往往会从日常生活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他特别留意妻子卡罗琳和三个女儿的购物习惯,每当她们买东西回来,他总要扯上几句。1971年的某一天,妻子卡罗琳买“莱格斯”牌紧身衣,他发现这将是一个走俏的商品。在他的组织下,麦哲伦当即买下了生产这种紧身衣的汉斯公司的股票,没过多久,股票价格竟达到原来价格的6倍。在日常小事中发现商机,这就是林奇。

可是,股票市场涨幅不定,之所以人们将它看成是赌场,就注定了有输有赢,林奇也有判断错误的时候。

1977年,他刚掌管麦哲伦基金不久,就以每股26美元的价格买进华纳公司的股票。而当他向一位跟踪分析华纳公司股票行情的技术分析家咨询华纳公司股票的走势时,这位专家却告诉林奇华纳公司的股票已经“极度超值”。当时林奇并不相信。6个月后,华纳公司的股票上涨到了32美元,林奇开始有些担忧,但经过调查,发现华纳公司运行良好,于是林奇选择继续持股待涨。不久,华纳公司的股票上升到了38美元,这时,林奇开始对股市行情分析专家的建议做出反应,认为38美元肯定是超值的顶峰,于是将手中所持有的华纳公司股票悉数抛出。然而,华纳公司股票价格一路攀升,最后竟涨到了180美元以上。即使后来在股市暴跌中也维持了不错水准。

对此,林奇懊悔不已,他开始再也不相信这些高谈阔论的股市评论专家了,以后只坚信自己的分析判断。林奇十分欣赏沃伦·巴菲特的观点:“对我来说,股市是根本不存在的。要说其存在,那也只是让某些人出丑的地方。”他开始不再相信专家、理论、数学分析。

经过了涨落、失败的林奇更加成熟了,他优秀的选股能力开始让人们感到惊奇,与别人注重进出场的时机不同,他觉得何时买进、何时抛出没有什么用处,因为行情永远都是跌跌涨涨的。只有投资人在正确的时机选对好的股票,即使是市场行情不好,也要耐心等待,然后在走势翻多的时候,才能获得很高的投资回报率,这就是一个真正的投资者应该做的事情,而不是去投机。

在林奇的投资组合中,他最偏爱两种类型的股票:一类是中小型的成长股股票。在林奇看来,中小型公司股价增值比大公司容易,一个投资组合里只要有一两家股票的收益率极高,即使其他的赔本,也不会影响整个投资组合的成绩。同时他在考察一家公司的成长性时,对单位增长的关注甚至超过了利润增长,因为高利润可能是由于物价上涨,也可能是由于巧妙的买进造成的。

另一类股票是业务简单的公司的股票。一般人认为,激烈竞争领域内有着出色管理的高等业务公司的股票,例如宝洁公司、3M公司、德州仪器、道化学公司、摩托罗拉公司更有可能赚大钱,但在林奇看来,作为投资者不需要固守任何美妙的东西,只需要一个低价出售、经营业绩尚可、而且股价回升时不至于分崩离析的公司就行。

就靠着这种有名的投资方式,林奇成为华尔街股市的超级大赢家。在他所投资的领域中,包括克莱斯勒汽车、联邦快递等等。彼得·林奇都能在对的地方找到他在市场里的最爱,他对营运地点就在他周遭的公司,特别有偏好。

功成身退

1990年,林奇管理麦哲伦基金已经13年了,就在这短短的13年,彼得·林奇悄无声息的创造了一个奇迹和神话!麦哲伦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基金经理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基金。麦哲伦的投资绩效也名列第一,13年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由于资产规模巨大,林奇13年间买过15000多只股票,其中很多股票还买过多次,赢得了“不管什么股票都喜欢”的名声。

对于很多人而言,彼得·林奇是一个没有“周末焦虑症”的“死多头”,股市调整对他而言只意味着廉价建仓的机会到了,他都不太像一个股市中人,因为他的心态是如此的平和,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

1991年,就在他最颠峰的时刻,林奇却选择退休,离开共同基金的圈子。当时,他还是市场中最抢手的人物,而他的才能也是最受倚重的。彼得·林奇非常理智地发表了自己的离去演说:“这是我希望能够避免的结局······尽管我乐于从事这份工作,但是我同时也失去了呆在家里,看着孩子们成长的机会。孩子们长的真快,一周一个样。几乎每个周末都需要她们向我自我介绍,我才能认出她们来······我为孩子们做了成长记录簿,结果积了一大堆有纪念意义的记录,却没时间剪贴。”

这就是彼得·林奇离开的理由,没有一点的做作和矫情。当然他也受够了每周工作80个小时的生活,于是,和其他伟大的投资人和交易商一样,彼得·林奇带着赚来的钱,干干脆脆的离了场。

现在,这个曾经的“股市传奇”就像任何一个平常的父亲一样,在家教导自己的小女儿,同时他也没有闲着,正积极地投入波士顿地区的天主教学校体制,到处募集资金,让清寒子弟也能接受私立学校的教育。

虽然他是亿万富翁,他让别人也成为了亿万富翁,但他却不是金钱的奴隶,而是主人。

成功秘诀

心态平和,稳中取胜。

纤毫小事中觅先机。

投资策略及理论:

以价值投资为根基的实用投资策略。看重的是个股品质。

理论阐述:

价值投资的精髓在于,质好价低的个股内在价值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总会体现在股价上,利用这种特性,使本金稳定地复利增长。

具体做法:

其投资智慧是从最简单的生活方式中体验的。从生活中发掘有潜能的股份。投资具有潜力,且未被市场留意的公司,长线持有,利用复式滚存稳定增长。

遵守的规则与禁忌:

林奇选股品味:1、傻名字 2、乏味 3、令人厌烦 4、有庇护的独立子公司 5、乏人关注的潜力股 6、充满谣言的公司 7、大家不想关注的行业 8、增长处于零的行业 9、具保护壁垒的企业 10、消耗性大的消费品 11、直接受惠高技术的客户 12、连其雇员也购买的股票 13、会回购自己股份的公司

令林奇退避三舍的公司:1、当炒股 2、其龙头企业二世 3、不务正业的公司 4、突然人气急升的股票 5、欠缺议价力的供应商 6、名字古怪的公司

对大势与个股关系的看法:

林奇认为赢输实际和市场的关系不大,股市不过是用来验证一下是否有人在做傻事的地方。不能依赖市场来带动手里的股票上扬。

对股市预测的看法:

从不相信谁能预测市场。

对投资工具的看法:

对林奇来说,投资只是赌博的一种,没有100%安全的投资工具。

名言及观念:

“不做研究就投资,和玩扑克牌不看牌面一样盲目。” 投资前三个问题:1、你有物业吗? 2、你有余钱投资吗? 3、你有赚钱能力吗? 不少投资者选购股票的认真程度竟不如日常的消费购物,如果把购物时货比三家的认真用于选股,会节省更多的钱。

其它及成就:

1944年出生于美国,1977年接管富达麦哲伦基金,13年资产从1800万美元增至140亿美元,年复式增长29%。

Ⅳ 彼得·林奇是谁

彼得·林奇彼得·林奇(Peter Lynch)生于1944年1月19日,是一位卓越的股票投资家和证券投资基金经理。目前他是富达公司的副主席,富达基金托管人董事会成员之一,现居波士顿。
在彼得·林奇出任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人的13年间,麦哲伦基金管理的资产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基金投资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富达的旗舰基金,基金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2%。
彼得·林奇出生于1944年,1968年毕业于宾州大学沃顿商学院,取得MBA学位;1969年进入富达管理公司研究公司成为研究员,1977年成为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人。 在1977~1990年彼得·林奇担任麦哲伦基金经理人职务的13年间,该基金的管理资产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基金投资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富达的旗舰基金,并且是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基金,其投资绩效也名列第一。13年间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目前他是富达公司的副主席,还是富达基金托管人董事会成员之一。现居住在波士顿。

Ⅵ 彼得·林奇的基金法则

彼得·林奇被誉为“全球最佳选股者”,并被美国基金评级公司评为“历史上最传奇的基金经理人”。彼得·林奇1969年进入富达管理研究公司成为研究员,1977年成为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

到1990年5月辞去基金经理人的职务为止的13年间,麦哲伦基金管理的资产由2000万美元成长至140亿美元,基金投资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富达的旗舰基金,并且是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基金,其投资绩效也名列第一,13年间的年平均复利报酬率达29%。
彼得·林奇在其数十年的职业股票投资生涯中,特别是他于1977年接管并扩展麦哲伦基金以来,股票生意做得极为出色,不仅使麦哲伦成为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共同基金,使其资产由2000万美元,增长到84亿美元,而且使公司的投资配额表上原来仅有的40种股票,增长到1400种。
彼得林奇的投资方法

彼得·林奇在哈佛商学院纽约俱乐部1990年年度聚会——晚宴上的演讲,可以说是他迄今为止,最全面、最珍贵的投资理念。
下面的这篇摘要就选自林奇在宴会上发表的精心准备的演讲:
规则1:了解你所持有的股票
“第一条规则是你必须了解你持有的股票。这听起来很简单,但是我们知道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少之又少。你应该能够在两分钟或者更短的时间之内向一个12岁的孩子解释你购买一只股票的原因。如果你无法做到这一点,如果你购买这只股票的唯一原因是因为你觉得它的价格将上涨,那么你不应该买入。”
规则2:作经济预测徒劳无益
“预测经济完全是徒劳无益的,不要试图预测利率。艾伦·格林斯潘是美联储的头儿。他无法预测利率。他可以加息或降息,但是他无法告诉你12个月或者两年后利率将是多少。你无法预测股市。”“你可能不相信人们在预测一年之后将发生的事情上面浪费了多少时间。能提前知道一年后的事情当然很棒。但是你永远无法知道。因此不要白费心机了。这没有任何好处。”
规则3:不要担心股市
“你必须寻找麦当劳和沃尔玛这种类型的公司。不要担心股市。看看雅芳。在过去15年里,雅芳的股票从160美元跌到35美元。15年前它是一家伟大的公司。但是现在,所有的雅芳小姐全都不得其所。她敲门,可是家庭主妇要么外出上班去,要么和她们的孩子在外面玩。她们销售的东西都可以在超市或者药店买到。雅芳的盈利基础土崩瓦解。这家公司只伟大了大约20年。”“同样是在这一时期,麦当劳的表现非常好。它们进入了海外市场,它们推出了早餐和外带,它们做得很好。在这一时期,它们的绩效经历了魔幻般的上升,盈利增长至原来的12倍,股价上涨到原来的12倍。如果道琼斯今天的收盘价是700点而不是2700点,你在麦当劳上面的投资仍然能取得良好的回报。它的股价可能是20美元,而不是30美元,但是你仍然能获得8或9倍的盈利。”“关注个股,忘掉全局(big picture)。”
规则4:不要急躁。你有充足的时间
不要有这样想法:你一想到某个概念就必须马上把它付诸实施。其实你有足够多的时间让你对公司进行充分的研究。给我带来丰厚回报的股票都是我在关注它们第二年、第三年或者第四、第五年后才买入。在股市赔钱会赔得很快、但是赚钱却赚得很慢。赚钱和赔钱之间应该存在某种平衡,但是实际上没有。”
(资料来自博道投资官微)

Ⅶ 2008年买什么基金好

个人不喜欢那种长篇大论的文章,直接入主题:个人认为,依你现在一个学生的身份,建议你平时表现好的基金公司:广发系,南方系,华夏系,易基系,可选其中业绩表现平稳的较好,毕竟你的经济承受能力不高,我现在买的是华夏回报二,你可以参考一下.最好是在网上购买,因为在网上交易可以省不少的申购费.一般会比银行的便宜4-8折.
希望可以帮到你.

Ⅷ 富达麦哲伦基金

麦哲伦基金创立于1963年,原名富达国际基金(Fidelity International Fund),1965年3月更名为麦哲伦基金。

富达·麦哲伦是美国共同基金业中的龙头,长期以来,它依靠良好的知名度和庞大的规模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青睐。这只基金最初由富达的总裁奈德·约翰逊管理,后来由彼得·林奇来操作。在林奇管理麦哲伦的13年中,年均收益率达29%,使业界极为震惊。

但这些已经成为历史。自从1996年6月鲍勃·斯坦斯基接管麦哲伦以来,麦哲伦基金每年的平均收益率只有7.8%,根据Morningstar的统计数据,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每年的平均收益率是8.9%,高于麦哲伦。去年麦哲伦基金比标准普尔落后4个百分点,虽说这也并不是很严重,却有负投资者们对它的期望。

从林奇1990年离任到现在,麦哲伦只是一直依靠自身显赫的声望来维持惨淡的经营。过去十年的收益积累了200多亿的资产,所以,虽然经营不怎么样,却依然在美国15只平衡型基金中列第14位。

鲍勃·斯坦斯基在接受《钱》杂志采访时曾很潇洒地说,他仍然相信自己能战胜市场,他的目标没有变,和《钱》杂志两年前采访他时所说的一样:每年超过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3到5个百分点,同时,他也承认自己过去一两年中业绩并不怎么好。

其实,过去一两年中斯坦斯基的失误还是很明显的,由于担心科技股定价过高,收入不会像预计的那么好,所以他一直在科技股投资上有所保留。2003年末,麦哲伦基金中科技股占总资产的15%,相当于标准普尔500的18%的科技股比例。而斯坦斯基只买了一些大公司(比如英特尔和思科)的少量股票,这些股票在2003年大部分时间内跑赢了大势。更糟的是,斯坦斯基在一些大的医药公司(比如2003年股价下跌14%的默克公司)上大举投资,以致一些保持盈利的投资,包括投资在花旗集团、泰科、摩根斯坦利和百思买上的,都不能弥补他的损失。

斯坦斯基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麦哲伦基金最近处于弱势的原因,但不能解释麦哲伦相当长时期内的萎靡不振。自从1990年以来,在三个不同基金经理的管理下,麦哲伦基金基本上跟随着标准普尔500指数走势,每当基金经理更替,主动式的投资风格也给予投资者不亚于指数走势的回报,这自然提升了基金的规模,但也不可避免地加大了问题的严重程度。1990年彼得·林奇离任的时候,麦哲伦基金有140亿美元的资产,1999年泡沫高峰期,该基金旗下资产超过100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共同基金。

如今,麦哲伦基金的规模甚至减少到680亿美元,不只落后于先锋500指数,而且落后于两只美国基金,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拥有巨额的资金,如果斯坦斯基把1000万美元投资一只有前途的小股票,那无论这只股票怎么样,基本上都不会影响到基金整体的盈利。但斯坦斯基集中投资了一些巨型公司,平均算来,他向挑选出的每家公司投资了2.9亿美元,最多的超过20亿美元,结果,他的资金都被大公司套牢了。他拥有的最多的股票包括花旗集团、美国国际集团、维亚康姆、通用、微软等蓝筹巨头。

斯坦斯基认为,巨大的基金规模决定了他应该主要购买相匹配的标准普尔200(标准普尔500中最大的两百家公司)中的公司股票,也就是说,基金的规模要和所要购买股票的公司规模相适应。

林奇却不同,他往往会买一些亲自调研之后确信会升值的品种,像小型的、前景模糊的公司的以及外国股票和债券等,这些都有助于他的基金获得比较好的收益。正如他所说过的,不要担心错过所谓的最佳投资时机,因为真正的好机会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

尽管外界长期评论说,麦哲伦不过是只指数型基金,但斯坦斯基包括富达都表示否认,比如,富达指出,去年底麦哲伦持有的233只股票中只有175只选择了标准普尔500,标准普尔500中另外325家公司不在基金的投资范围内。不过自从1990年以来,麦哲伦基金的走势几乎与标准普尔500指数相同步。关于鲍勃

鲍勃·斯坦斯基是一个在小地方成长起来的成功男孩,父亲是一个火炉和空调维修人员,斯坦斯基从小就生活在伍斯特的工人阶层中,后来获得达德利尼可斯大学的会计学学位和纽约大学的工商硕士学位。他说他的第一份收入来自曾经买的一支叫Valtec工业的光纤股票,当时这只股票从每股9美元一下飙升到了60美元,令他大赚了一笔。1983年斯坦斯基进入富达不久后便被安排作麦哲伦基金经理彼得·林奇的助手,当时他并没有希望将来有一天能管理麦哲伦基金,只是考虑什么可以帮助他得到一些股权,以便可以留在富达。

1987年斯坦斯基接手富达成长公司基金,管理2060万美元的基金,主要投资于小型IPO公司。在他接手的9年中,成长公司的基金平均每年的收益率达到16%,并积累了85亿美元的资产。1990年购买思科IPO股票也许是他整个事业生涯中最完美的投资,那时几便士就能买进一股,低廉的股价使其不断盈利。1996年斯坦斯基被分派管理麦哲伦基金,事实证明,这比管理成长型公司基金有着更艰巨的挑战,不光巨大的基金规模束缚着斯坦斯基的管理,他还必须让麦哲伦在富达的方针指引下进行运作。一定程度上,这要归结于他的前任、在1992年中期到1996年中期掌管基金的杰斐·维尼克,他管理麦哲伦基金时随心所欲,无所拘束,后来因为在债券上投了一笔明显失误的赌注后辞职而去,此后,富达便对麦哲伦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制度约束。

为了从401(k)投资者那儿拉到更多的新生意,富达对它旗下的许多大基金开始强行加大控制,由彼得·林奇创造出的牛仔式的企业文化似乎不再受人欣赏。基金经理们鼓足干劲去寻求固定的收益,不再为了追求排名表上的名次而承担很大的风险。作为规模最大、地位最重要的富达旗下子基金,麦哲伦必须保持稳步前进。

现在一些麦哲伦投资者已经开始变得坐立不安了。根据一家金融调查公司的数据,在斯坦斯基任期内,麦哲伦基金的净赎回额达203亿美元,甚至在去年投资者们纷纷撤回到平衡型基金的时候净赎回额也达24亿美元。

从1997年起,麦哲伦不再对新的投资者发售,但不断下降的资产回报率让富达损失严重。在2001年3月31日财政年结束的时候,麦哲伦为富达赚了7.1亿美元,去年这个数字下降到3.44亿美元。对于基金持有者和受到麦哲伦基金衰退影响的公司来说,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富达将会作出什么改变吗?对此,斯坦斯基的上司、富达管理和调查部门的负责人阿比·约翰逊表示,斯坦斯基和她都认为基金的规模是合适的,目前他们没有改变其结构的打算。

一些旁观者认为,富达或许正给斯坦斯基和一些大基金的经理更大的回旋余地以承受寻求高回报所产生的风险。对于斯坦斯基,正如他自己所说,他的相当一部分财产已经投入了麦哲伦,他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买进,持有还是抛售?

大致来说,每10个平衡基金的持有者中就有一个投资了麦哲伦基金。新泽西普罗维登斯的退休者赛斯勒夫妇持有麦哲伦基金有20多年了--投资到个人养老帐户(IRA)的8000美元如今已经升值到65000美元。现年73岁的鲍勃·赛斯勒认为,或许现在麦哲伦基金不如彼得·林奇管理时那样好,但也不错了。而"FundAlsrm.com"的创始人罗伊·维茨则认为,是彼得·林奇造就了麦哲伦基金的旗舰地位,如今它的衰退却不能不让人们有些伤感。

当然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看法。对于麦哲伦目前的情况,大致来说,投资者有两种选择:

如果你持有的麦哲伦基金的数量达到征税的程度。如果你是在1997年麦哲伦基金对新的投资者停止发售之前买的基金,所持有的数量已经达到征税程度,要是转移投资的话,你得缴数量巨大的所得税。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把钱继续保留在基金里,同时寻找其他地方的新投资。

如果你持有的麦哲伦基金的数量已经无利可图。如果像超过四分之三的麦哲伦投资者一样,你所持有的基金已经无利可图,那么不需要担心缴税,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应该把所持有的基金转移到其他基金中去。

[编辑]从麦哲伦基金成长的故事看中国新兴基金业
话说三十几年前,二十郎当岁的彼得·林奇刚就任基金经理人不久,那个基金规模很小,摇摇欲坠,可能被撤销或与别的命运同样坎坷的小基金合并。彼时正是美军败走中南半岛,世界经济在能源危机扫荡下奄奄一息的悲惨岁月。

林奇的上司富达先生,隔三差五地走到他身边想给小老弟一些秘诀:"怎么不买些XX股呢?你看,上周涨这么多!"或者:"听说,那个某某,要大干一场,赶快让基金买上些吧!"行情低迷十几年已经让人很不爽了,老板还像苍蝇一样飞来飞去,实在烦人。

某日,彼得终于开窍了,告诉长官:这几个月搭地铁上下班让我有个心得,车要走了,等下一班就是,不用追赶。有些人珍惜时光,为了两三分钟,跑步赶火车,不信纸有没有赶上,摔倒、被门夹到、脚扭到的机会都比别人高很多,真是不划算啊!反正下班车一会儿就来。接着他又说:股票也不用追,这个涨了,还有没涨该涨的;也有涨了会跌回来的,追股票的下场跟追地铁一样,得不偿失。后来,他的基金真的因为太小而跟另一档合并,经过二十年之后,这个基金成长为全世界管理资产最多的基金,他留下长期稳定的操作纪录,为投资创造的收益至今无人能及。猜到了吧,这个基金就麦哲伦基金。

就算在共同基金最为发达的市场--美国,基金投资人和基金公司的股东对于基金报酬的预期、基金管理独立性的尊重都经过相当长时间学习的过程。国内的基金还在初期发展的阶段,对于投资基金的信心并不坚定。这一点没有速成的方法,惟有耐心地观察及等待,我估计在国内至少还要有一轮多空循环,方可看出高下。在国外,也是经过多个多空循环后,一些坚守基本面分析专业、坚守纪律性操作的基金公司以及基金经理人,以杰出的绩效向投资者证明买基金比自己做股票要好多了。

所谓杰出的绩效包括几个元素,首要的是稳定性,再就是比市场好,一个好的基金在每一次市场上涨时基金净值要能比上一次上涨更上层楼、在每一次下跌时可以比上一次下跌时净值垫高一些。在中国,只要经济发展向上的趋势不改变,资本市场作为经济成长的橱窗,速度或许有快有缓,基金都有长足发展空间。

中国基金业发展所倚赖的资本市场一般被归类为新兴市场,过去国际上对于新兴市场的印象大致可归类为两点:第一是市场波动性较大;第二点则是公司治理结构不佳。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投资新兴市场似乎是风险极高的事情,因此要承受较高的风险溢价。不可否认,这两点的确曾是新兴市场的特征,不过经过近几年的调整与融合,新兴市场本质上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投资入应该修正对于新兴市场的认知。

首先,随着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资本在国际间移动十分迅速,因此波动性大已不再。是新兴市场的特色。从市场波动值(Volatility)来看,美国纳斯达克指数过去两年的波动值已经比MSCI亚洲新兴市场指数波动值要高,中国A股市场的波动值在今年甚至亚洲邻近市场要小。

其次,在金融市场国际化的浪潮下,许多新兴市场逐渐解除原有的限制,对外开放市场,例如台湾最近即废止QFII的制度。事实显示,在国际资金的进驻后,新兴市场的企业管理水平也有迎头赶上的趋势。在台湾地区、新加坡等市场,一些占大盘权值高的蓝筹股,外资持有股权的比例已经过半,就股东结构而言,这些公司已算是国际级的企业,因此在管理上须同步提升至国际级的水平,决策时亦须考虑外资股东的想法。国内的企业在迈向国际舞台的过程中,遇到如股权结构改变、购并的情况时,也必须尊重国外媒体的看法,这也是升级为国际企业所必经的过程。

综合以上两点,投资新兴市场的策略也须加以调整。过去国际投资人习惯将市场按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来划分,但随着新兴市场国际化的脚步,不同国家间的股市渐趋同步,反而是不同产业间的景气周期差异更加明显。因此,以国别作为资产分散的依据,已远不如以不同产业来分散风险的效果。特别是对于新兴市场而言,产业的优势更为明显,例如一向采取价值型投资法的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在其投资组合中就有中国石油这家公司,他并不会因为中国石油来自属于新兴市场的中国大陆就不投资,这个例子亦告诉我们,只要公司治理国际化,且所属产业具备竞争优势,即使公司在新兴市场,投资前景仍被看好。

阅读全文

与麦哲伦基金某一年的股票组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买股票看除权还是前复权 浏览:761
股票软件只能看五天 浏览:428
有一部老电影女主上山和蟒蛇发生关系 浏览:390
股票账户禁止交易 浏览:815
股票配资穿仓免责 浏览:950
长安汽车公司股票代码 浏览:467
欧美露点的现代电影 浏览:91
怎么查询自己股票开户时间 浏览:228
苹果看片地址 浏览:623
免费追剧的微信公众号 浏览:365
高清电影4k免费 浏览:575
美激情片 浏览:552
闪送公司股票代码是多少 浏览:308
尹天照洛文 浏览:727
韩孝周尺度最大的电影 浏览:311
HK94股票行情 浏览:237
描写成年人爱情的微电影 浏览:11
股票低谷分析提示软件 浏览:91
安富利股票行情分析 浏览:17
股票配资平台哪家好众诚配资 浏览:902